近刷牙总出血?牙龈红肿还伴随口臭?先别急着换牙膏,这可能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!作为在医美行业深耕10年的编辑,我见过太多人把牙周问题拖成"老顽固"。今天咱们就用通俗的话,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又关乎牙齿"寿命"的大事。
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后悔:"早知道当初牙龈出血时就该重视!"早期可能只是刷牙时渗血,中期会出现牙龈萎缩、牙缝变大,等到晚期牙齿松动时,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翻倍。
上周接待的女士就是典型:"原以为就是上火,结果检查发现已经发展到中度牙周炎,幸亏来得及时。"她的主治医生感叹,如果再晚半年,可能就需要做牙龈移植手术了。
通俗来说,牙周治疗就像给牙齿做"地基加固"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形成牙结石,会像锈蚀钢筋一样牙龈和牙槽骨。治疗核心就是三步走:
1. 深度清洁:通过超声波洁牙(俗称"洗牙")清除可见结石,术语叫"龈上洁治"。
2. 龈下刮治:对付藏在牙龈下的"顽固分子",过程类似微创清创,可能需要分2-4次完成。
3. 维护治疗:就像汽车保养,定期复查才能维持长期,通常每3-6个月一次。
误区1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
:变大的牙缝是被结石长期占据的位置,洗牙只是还原。就像拆掉违章建筑后露出原本的街道。
误区2:"治疗一次就能"
:牙周病是慢性病,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定期维护才是关键。
误区3:"不痛就不用治"
牙周往往悄无声息,等感觉到疼痛时,通常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就像骨质疏松,等骨折才发现就晚了。
很多患者担心治疗疼痛,其实现在有舒适化方案。李先生的经历很典型:"做龈下刮治前打了表麻凝胶,全程只有轻微酸胀感,比补牙还轻松。"现代牙周治疗早已告别"铁器时代",显微设备和抗菌技术的应用让体验大大改善。
需要注意的是,治疗后2-3天可能出现轻微敏感,这是牙龈愈合的正常过程。用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,通常一周内就会缓解。
治疗后更要注重日常维护,记住这个"三三制":
· 每天3次有效刷牙(巴氏刷牙法+单束牙刷清洁牙缝)
· 每年少3次检查
· 饭后3分钟内漱口
特别提醒:冲牙器不能替代牙线!牙周病患者建议使用牙缝刷,像给牙齿做"精细保洁"。
出现以下任何信号,建议尽快预约牙周检查:
✓ 刷牙出血持续超过1周
✓ 牙龈颜色暗红、质地松软
✓ 牙齿有伸长感或松动
✓ 口臭即使用漱口水也无法缓解
现在很多机构初步筛查,与其自己猜疑,不如花10分钟让医生评估。毕竟在牙周问题上,时间真的就是牙齿!
后送大家一句牙医常说的话:"对待牙周病好的时机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"早发现早干预,才能让自己的牙齿多用二十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