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颗牙齿缺失后,很多人以为只是影响美观,其实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健康危机。作为在医美行业深耕十年的编辑,我发现太多人因为不了解口腔修复的重要性而延误治疗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,缺牙后那些必须知道的事。
邻牙就像失去支撑的多米诺骨牌,会逐渐向缺口倾斜。我曾经接触过一位50岁的患者,因为缺失右下磨牙三年,导致上方牙齿伸长近4毫米,后不得不做正畸辅助修复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,那种张不开嘴的酸胀感,连打哈欠都成折磨。
牙槽骨流失是另一个隐形。就像停止锻炼的肌肉会萎缩,失去咀嚼刺激的牙槽骨每年以0.5-1mm的速度流失。有位68岁的阿姨戴了二十年假牙,来院时牙槽骨薄得像纸片,种植牙都需要先植骨。
假牙依然是性价比之选。现在的高分子树脂基托配钴铬合金支架,比老式钢托舒适度提升不少。上周刚有位退休教师选择了弹性义齿,她说:"终于能啃苹果了,就是饭后要取下来冲洗这点麻烦。"
固定桥需要磨小邻牙这点让很多人犹豫。但新出现的马里兰桥技术,只用少量粘接剂固定,特别适合门牙修复。有个年轻白领前牙缺损后选择这种方案,她说同事都没发现这是假牙。
种植牙虽贵但接近真牙。现在有种"即刻负重种植"技术,当天就能装临时牙冠。记得有位餐饮老板上午种牙,晚上就能陪客户吃饭,当然要避免啃排骨这类硬食。
预算有限的可以考虑过渡方案。有位大学生用树脂临时冠撑了两年,等工作后才做种植牙,期间每半年复查一次,牙龈状态保持得。
骨质疏松患者要特别注意。上个月接诊的更年期女士骨密度检测不合格,医生建议行三个月的钙质补充再评估种植条件。
糖尿病患者也别灰心。现在有专门针对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的种植方案,有位糖友空腹血糖7.2mmol/L通过术前调控,成功完成种植。
见过用心的患者是位园艺师,他给种植牙买了专用冲牙器,每年准时来维护,十年过去牙周比很多年轻人还健康。而有位企业高管总用牙签清洁导致种植体周围发炎,后不得不取出重新种植。
建议每半年做次护理,就像汽车保养。近推出的3D口扫仪能提前发现微小问题,比传统X光更。使用含氟牙膏时,别忘了清洁假牙与牙龈接触的边缘地带。
从业这些年看过太多因拖延治疗导致复杂病例的患者。其实口腔修复没有所谓"佳方案",只有"适合的选择"。建议先做个的口腔CT,让医生根据牙槽骨条件、咬合关系、生活习惯为您定制方案。记住,及时修复不仅是咀嚼功能,更是对整体健康的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