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痛不是病,痛起来真要命。半夜突然牙疼、吃饭时牙龈肿痛、冷热敏感……这些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其实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法。今天我们就来如何科学应对牙痛,既不做无效处理,也不过度治疗。
牙痛的原因有很多:可能是蛀牙、牙龈发炎、智齿生长、牙齿敏感,甚是牙神经暴露。不同原因的疼痛感也不同——跳痛、钝痛、酸胀痛,每种疼痛都对应不同的牙齿问题。单纯吃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,找到根源才能解决问题。
1. 淡盐水漱口
温水中加一小勺食盐,搅拌溶解后漱口30秒。盐水能减少口腔细菌,缓解牙龈肿胀,每天3-4次更明显。
2. 冷敷止痛
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疼痛的脸颊处,每次10分钟。低温能让血管收缩,减轻肿胀和疼痛感,尤其适合外伤或拔牙后的疼痛。
3. 使用丁香油
药房可买的丁香油,用棉签蘸取少量涂抹疼痛部位。其中的丁香酚有天然麻醉作用,但不要直接接触口腔黏膜。
4. 避免刺激食物
暂时别吃辛辣、过冷过热或坚硬的食物。建议选择温软的粥、面条,用另一侧牙齿咀嚼。
5. 保持口腔清洁
即使疼痛也要坚持刷牙,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。食物残渣堆积会加重炎症。
6. 非处方止痛药
布洛芬等药物可以短期使用,但需严格按说明书剂量服用,不能超过3天。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说明居家处理已无效,需立即就医:
蛀牙疼痛
浅龋可通过补牙解决;深龋接近牙神经时可能需要根管治疗。越早处理越能保住牙齿。
牙龈肿痛
洗牙去除牙结石是根本方法,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炎症。日常使用牙线能预防复发。
智齿发炎
医生会行局部冲洗上药,后评估是否需要拔除。阻生智齿建议尽早处理。
牙齿敏感
牙膏需持续使用2-4周,者可能需要激光治疗或填充修复。
与其痛苦治疗,不如做好预防:
记住,牙痛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。及时处理小问题,才能避免日后大麻烦。如果疼痛反复发作,建议拍片检查,有些隐藏问题肉眼根本无法发现。
误区1:牙不疼就不用看医生
很多牙病早期并无疼痛,定期检查才能发现问题。
误区2:偏方比医生靠谱
含白酒、咬花椒等方法可能刺激伤口,延误治疗时机。
误区3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洗牙只是清除本就存在的牙结石,牙齿原本状态。
牙齿健康关系全身健康,遇到牙痛不要硬扛,科学处理才能事半功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