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发现牙齿上有黑点时,反应是“忍忍就过去了”,直到某天咬到硬物突然疼得直跳脚,才慌慌张张上网搜索“补牙多少钱”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补牙的那些事,从价格到材质选择,再到如何避免踩坑,给你一份实用指南。
牙齿损坏常见的原因是龋齿,也就是俗称的“蛀牙”。当你吃完甜食或喝完碳酸饮料后,口腔里的细菌会分解残渣产生酸性物质,慢慢腐蚀牙釉质。初期可能只是一个小黑点,如果不及时处理,细菌会继续向内侵蚀,形成牙洞,甚伤及牙髓引发剧烈疼痛。
除了龋齿,以下情况也可能需要补牙: - 牙齿因磕碰导致缺损 - 长期磨牙造成牙面磨损 - 旧补牙材料脱落或老化
1. 蛀牙程度 浅龋(仅伤及牙釉质):处理简单,价格较低 中龋(到达牙本质):需清理腐质并填充,费用适中 深龋(接近牙髓):可能需要垫底保护,价格偏高
2. 补牙材料选择 目前常见的材料有三种: - 玻璃:价格亲民(约100-200元/颗),适合儿童乳牙或临时修复 - 复合树脂:性价比高(200-500元/颗),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修复 - 嵌体/高嵌体:用于大面积缺损(800-2000元/颗),耐用性更好
3. 所在城市消费水平 一线城市价格通常比三四线城市高20%-30%,但消毒流程和设备往往更规范。
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不了解流程。其实常规补牙只需30分钟左右: 1. 检查:医生会用探针和X光片判断龋坏范围 2. 去腐:用涡轮机清除发黑变软的组织 3. 消毒:用生理盐水冲洗窝洞 4. 填充:分层放入材料并用光固化灯照射 5. 抛光:调整咬合并打磨光滑
特别注意:如果蛀牙已引发自发痛或夜间痛,说明可能需根管治疗,单纯补牙无法解决问题。
× “不疼就不用补” 早期龋齿往往没有症状,等到疼的时候通常已伤及牙髓,治疗费用和时间都会翻倍。
× “材料越贵越好” 前牙推荐美观的树脂,后磨牙可用强度更高的材料,儿童乳牙用玻璃更方便替换。
× “补完就能随便啃” 树脂完全硬化需要24小时,当天避免咬硬物;玻璃需更长时间固化。
1. 补牙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 2. 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强化牙质 3. 牙线清理邻接面,防止二次龋坏 4. 每半年检查一次补牙材料是否完整 5. 避免用补过的牙齿咬瓶盖、冰块等硬物
后提醒:价格从来不是选择补牙机构的标准。正规医疗机构会明确告知适应症、材料优缺点及后续维护要求,那些打着“9.9元补牙”噱头的宣传,往往会在后续治疗中追加费用。保护牙齿的关键还是早发现早处理,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