躺在牙科椅上听到"需要拔牙"时,大多数人都会心头一紧。作为从业多年的口腔健康科普作者,我理解这种不安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关于拔牙那些你可能想知道的事。
不是所有坏牙都要拔除。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医生通常会建议拔牙:蛀牙导致牙根腐烂、智齿反复发炎、牙齿松动影响咀嚼、牙齿排列过于拥挤影响矫正。上周有位40岁的患者,就因为拖延治疗导致邻牙被蛀坏,终不得不拔除两颗牙。
这是被问多的问题。现代麻醉技术下,拔牙过程几乎感觉不到疼痛。注射麻药时有轻微刺痛感,和打疫苗差不多。真正要注意的是麻药消退后的护理,这时合理使用医生开的止痛药就很关键。
建议选择上午就诊。人体在上午对疼痛的耐受度较高,且术后有足够时间观察出血情况。特别是需要拔除多颗牙或拔智齿的情况,上午手术能获得更好的术后护理条件。
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、不要用吸管喝水、不要剧烈运动。有位年轻患者拔牙后马上去打篮球,结果导致伤口再次出血。另外,烟酒少停3天,它们会延缓伤口愈合。
轻微渗血12小时内属正常,唾液带血丝可能持续1-2天。肿胀在48小时达到高峰后逐渐消退。可以冰敷脸颊,但每次不超过15分钟。如果三天后仍持续剧痛或出血,就要及时复诊。
很多人觉得少颗后牙无所谓。但长期缺牙会导致邻牙倾斜、对颌牙伸长,可能引发咀嚼功能紊乱甚颞下颌关节问题。一般建议拔牙后3个月左右考虑修复,具体要听医生的评估建议。
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稳定、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、孕妇尽量避免孕早期和晚期拔牙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人需要提前调整用案。把这些情况如实告诉医生,他们会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看完这些,是不是对拔牙没那么恐惧了?记住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适合的建议。与其在网上查各种不确定的信息,不如找个靠谱的口腔医生当面。下回我们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缺牙修复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