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子?这些看似小问题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我必须提醒您:牙周病不仅是口腔问题,更可能引发心脏病、糖尿病等全身疾病。今天就带您了解这个隐藏的健康。
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90%,但主动就诊的不足20%。许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事实上,牙菌斑长期堆积会导致牙龈发炎,若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逐渐侵蚀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脱落。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,这是早的警报
2. 持续口臭:牙周袋内的细菌会产生特殊的硫化物
3. 牙龈红肿:发炎的牙龈会呈现暗红色,触碰有痛感
4. 牙齿敏感:由于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
5. 牙齿移位:牙槽骨吸收后牙齿出现松动移位
近接诊的牙周炎患者中,25-40岁的上班族占比明显上升。工作压力大、咖啡奶茶续命、刷牙时间不足成为三大诱因。特别提醒经常加班的群体:夜间唾液分泌减少,口腔自洁能力下降,睡前不刷牙等于给细菌开派对。
早期治疗只需3-4次龈上洁治(俗称洗牙),花费约几百元。若发展到中晚期,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、牙周手术等复杂治疗,费用升数千元。遗憾的是,重度牙周炎导致的骨吸收是不可逆的,种牙费用可能高达上万元。
掌握"三三制"原则:每天刷牙3次、每次3分钟、每3个月更换牙刷。建议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。有吸烟习惯的朋友要注意,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,等发现时往往病情已加重。
很多人担心洗牙会损伤牙齿,其实正规操作只会去除牙结石。治疗后出现的短暂敏感是正常现象,通常1-2周会自行缓解。孕妇更要注意牙周健康,研究显示牙周炎可能增加早产风险。
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牙龈充血,适量补充猕猴桃、草莓等水果。钙质摄入不足会影响牙槽骨密度,牛奶、豆制品都是好选择。但要提醒糖尿病患者,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牙周病进展。
后强调:每年1-2次口腔检查,就像给牙齿做体检。早期发现的牙周病完全可以控制,别等到"老掉牙"才后悔。现在就拿镜子检查下自己的牙龈状态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