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这可能是牙周病在敲门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90%,但绝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性。
抽烟人群患牙周炎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;糖尿病患者牙龈更容易发炎;长期熬夜的上班族口腔免疫力下降;刷牙方式错误的人清洁不到位;还有那些认为"老掉牙是自然现象"的长辈。如果你属于其中任意一类,现在就该检查牙龈状态。
牙周病初期往往不痛不痒,但身体会发出5个警报:牙龈从粉红变成暗红色,刷牙出血变成家常便饭,口腔出现持续性异味,牙齿缝隙莫名变大,牙龈边缘有白色脓包。出现任意两种症状,建议尽快做牙周探诊检查。
就像感冒分轻重,牙周病治疗也要分阶段。轻度牙龈炎通过洗牙+正确刷牙就能控制;中度需要龈下刮治清除牙结石;重度可能要做牙周手术。但所有治疗都建立在日常维护基础上,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牙周病也是终身的健康课题。
用棉签轻压牙龈,观察是否出血;对着镜子看牙龈是否包裹住牙根;用牙线通过牙缝时是否有阻碍感。这些简单测试能及时发现异常。记住:牙周病导致的骨质流失不可逆,早发现就是在保护钱包和牙齿。
工具永远没有正确使用重要。无论是电动还是普通牙刷,都要掌握"巴氏刷牙法":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,短距离水平颤动,每次少2分钟。建议搭配牙缝刷清理牙刷够不到的位置,就像打扫房间不能只拖地不擦窗。
有人觉得治疗完就万事大吉,结果半年后复发;有人不敢啃硬食导致咀嚼功能退化;还有人滥用漱口水口腔菌群平衡。其实牙周治疗后,每3-6个月要做一次维护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
研究显示,牙周细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心脏健康,孕妇患牙周炎更易发生早产,还会加重糖尿病病情。保护好牙齿不仅是美观问题,牙齿寿命可能决定着你的健康寿命。
下次看到牙龈出血别再简单漱口了事,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做牙周检查。记住:对待牙周病就像对待慢性病,预防比治疗简单得多,早期的重视能省下后期大笔治疗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