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,俗称蛀牙,是牙齿表面被细菌侵蚀形成的缺损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龋洞会越来越大,甚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。龋齿填充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,通过补牙材料修复牙齿外形和功能,阻止龋坏进一步发展。如果你发现自己有黑线、牙洞或吃东西时敏感,可能就需要考虑填充治疗了。
以下几种情况通常需要填充: 1. 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,刷牙无法清除; 2. 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明显酸痛; 3. 肉眼可见牙面上有凹陷或孔洞; 4. 牙缝经常塞食物,且伴有异味。 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,早期发现的小龋洞治疗更简单,费用也更低。
目前主流材料有4种: 1. 复合树脂: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和可见部位,价格中等; 2. 玻璃:含氟可防蛀,多用于儿童乳牙,价格亲民; 3. 银汞合金:强度高但颜色深,后牙使用较多,正逐步淘汰; 4. 陶瓷嵌体:耐磨美观,适合大面积缺损,价格较高。 牙医会根据龋洞位置、大小和个人预算推荐合适材料。
标准流程通常需要30-60分钟: 1. 检查确定范围,局部麻醉(浅龋可能无需打麻药); 2. 去除腐质,消毒窝洞; 3. 隔湿处理,分层填充材料; 4. 调整咬合,抛光表面。 过程中只有轻微酸胀感,现代技术让治疗体验大大改善。
术后护理直接影响填充体寿命: • 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; • 初期可能有轻微敏感,通常1-2周消失; • 避免抽烟、喝浓茶咖啡等易染色饮食; • 使用含氟牙膏,配合牙线清洁邻接面; • 发现填充物脱落或断裂及时复诊。
单颗牙填充费用通常在150-800元之间,具体取决于: - 材料选择(树脂比玻璃贵30%-50%); - 龋坏程度(深龋可能需要垫底处理); - 医疗机构资质(医院高于社区诊所)。 通常可报销基础材料费用,复杂情况建议提前。
• 误区一:"不疼就不用补"——疼痛出现时往往已伤及牙髓; • 误区二:"乳牙坏了不用治"——可能影响恒牙发育; • 误区三:"补牙能一劳永逸"——填充体平均寿命5-10年; • 误区四:"材料越贵越好"——后牙更需考虑耐磨性而非美观。
减少龋齿发生的关键措施: ✓ 每天刷牙2次+使用含氟牙膏 ✓ 饭后用牙线清理邻面 ✓ 控制甜食频率而非总量 ✓ 儿童及时做窝沟封闭 ✓ 每年1-2次洗牙+涂氟 记住:及时处理小洞,才能避免后续根管治疗或拔牙的大花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