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我国35岁以上成年人中超过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"隐形"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,简单理解就是"地基松动"。就像房子地基被侵蚀会导致墙体倒塌,当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受到时,牙齿就会逐渐松动甚脱落。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(牙龈炎),发展到后期就成为性更强的牙周炎。
• 持续性口臭,漱口也难消除 • 牙龈颜色变深红或紫红 • 刷牙时牙刷上有明显血迹 • 牙齿看起来"变长"(牙龈萎缩) • 吃冷热食物时牙齿敏感 • 咬硬物感觉牙齿使不上劲
牙菌斑是主要的罪魁祸首。当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形成细菌薄膜,24小时内就会钙化成牙结石。这些"细菌堡垒"会持续刺激牙龈,引发炎症反应。此外,吸烟会显著加重病情,糖尿病患者、孕期女性以及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更需提高警惕。
阶段:牙龈边缘红肿,刷牙出血,此时及时治疗可完全。 第二阶段:形成牙周袋,开始出现口臭,牙槽骨轻微吸收。 第三阶段:牙齿松动移位,咀嚼无力,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。 第四阶段:牙齿自行脱落或需要拔除,影响咀嚼功能。
日常清洁: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,电动牙刷清洁效率比手动高40%。每半年到一年需要洗牙,就像定期给牙齿做"大扫除"。 治疗:龈下刮治能清除牙根表面的结石和病变组织,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周手术治疗。 长期维护: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,就像慢性病需要定期随访。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 这是误区。洗牙只是清除了原本占据空间的结石,暴露出真实的牙缝状况。 治疗会不会很痛? 现在有超声波洁治和显微牙周治疗,配合表面麻醉,不适感大大降低。 松动牙必须拔掉吗? 轻度松动通过系疗可以保留,重度松动才考虑拔除后修复。
准妈妈:孕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孕前应做好口腔检查 青少年:矫正牙齿期间要特别注意清洁,防止发生牙龈增生 中老年人:每年应做口腔检查,假牙佩戴者更需关注基牙健康
记住,牙周病的治疗永远不晚,但越早干预越好。从今天开始,每次刷牙多花两分钟,定期拜访你的牙医,让健康的牙龈为牙齿筑起坚固的"防护墙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