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有位朋友问我:“刷牙经常出血,牙龈还有点肿,但又不疼,需要看牙医吗?”我反问她:“你会等车子发动机冒烟了才去修吗?”牙齿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关重要的口腔健康话题——牙周治疗。
牙周病就像牙齿的“沉默”,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。常见的表现就是刷牙出血,很多人误以为是“上火”,其实这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如果你有口臭难消、牙龈红肿、吃东西容易塞牙,甚感觉牙齿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,这些都可能是牙周病的前兆。
,它会导致“老掉牙”提前报到。健康的牙齿本该陪伴我们一生,但牙周炎会使牙齿就像水土流失后的树木,慢慢松动脱落。第二,影响全身健康。研究显示,牙周病菌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,孕妇更易发生早产。第三,治疗成本翻倍。早期洗牙几百元能解决的问题,拖到晚期可能要做上万元的植牙。
治疗前医生会先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,拍片查看牙槽骨状况。基础治疗包括:
1. 超声波洁治:清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
2. 龈下刮治:用精细器械清理牙龈深处的菌斑
3. 抛光打蜡:让牙齿表面光滑不易沉积牙菌斑
全程基本,敏感部位可以打麻药。重度患者可能需要配合激光治疗或小手术。
治疗后牙龈可能会有2-3天轻微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想要保持需要:
• 改用软毛牙刷,学会巴氏刷牙法
•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
• 戒烟限酒,减少刺激
• 每半年做一次洁牙
• 控制血糖(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)
误区一:洗牙会损伤牙齿? 正规操作只会清除牙结石,超声头接触的是坚硬牙石而非牙体。
误区二:治疗一次就一劳永逸? 就像房间需要定期打扫,口腔也需要终身维护。
误区三:年纪大了牙龈萎缩很正常? 这是可以预防的病变,不是必然的衰老现象。
建议25岁后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:刷牙出血持续1周以上、牙龈自发流血、牙齿松动移位、牙龈肿胀溢脓。特别提醒备孕女性,孕前务必完成牙周检查。
正规医疗机构都设有牙周专科,选择时注意:查看医生是否有牙周病学培训背景;观察诊疗环境是否实行“一人一机一消毒”;询问是否配备牙周探针、龈下刮治器等器械。切忌贪图便宜选择消毒不规范的小诊所。
牙齿是陪伴我们久的器官,投资牙周健康就是投资生活质量。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牙膏泡沫变粉红色,别再简单归咎于“上火”了,这很可能是你的牙龈在喊“救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