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留下血印?口气越来越重?这些可能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%,却常常被忽视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损害牙齿的常见问题。
阶段:牙龈炎 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是早的信号。此时细菌形成的牙菌斑堆积在牙龈边缘,但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逆转。
第二阶段:早期牙周炎 当牙龈炎症向深层发展,会出现口臭持续、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等症状。X光片可见牙槽骨开始吸收。
第三阶段:中重度牙周炎 牙齿松动、移位甚脱落。研究发现,重度牙周炎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2-3倍。
1. 刷牙方式不对:横着大力刷牙反而伤害牙龈 2. 从不使用牙线:40%的牙菌斑藏在牙缝里 3. 吸烟习惯:烟民患牙周病风险是非烟民的3倍 4. 长期熬夜:免疫力下降加速牙龈炎症 5. 糖尿病: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易发生感染 6. 遗传因素:有家族史的人群需提前预防
误区一:"牙龈出血是上火,喝凉茶就好" 持续出血是炎症表现,需要洁牙去除菌斑结石,不是降火就能解决。
误区二:"牙齿松动就该拔掉" 中期患者通过龈下刮治、激光治疗等,80%的松动牙可以保住。
误区三:"治疗一次就能" 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,通常每3-6个月就要复查清洁。
基础治疗(几百元) 超声波洁牙+抛光,适合牙龈炎阶段,相当于给牙齿做"大扫除"。
进阶治疗(几千元) 龈下刮治配合局部用药,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分4-6次完成。
手术治疗(上万元) 包括牙龈翻瓣术、植骨术等,用于挽救骨缺损的牙齿。
1. 改用小头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每天2次 2. 睡前必用牙线,清理后不要漱口以保持药物浓度 3. 每半年洗牙一次,就像汽车定期保养 4. 戒烟限酒,减少牙龈血管收缩 5. 多吃苹果、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"天然牙刷"
孕妇激素变化易致"妊娠期牙龈炎";糖尿病患者伤口难愈合;正畸患者清洁难度大;更年期女性因钙流失更需关注牙槽骨健康。建议这些高风险人群每3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牙齿是我们使用久的器官,别等到"老掉牙"才后悔。如果你已经出现牙龈出血、口臭等问题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记住:治疗牙周病好的时机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