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在幼儿园接孩子时,总听到几位妈妈讨论:"我家宝宝不肯刷牙""乳牙蛀了要不要补""几岁能做窝沟封闭"。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我特别理解这种焦虑——孩子的牙齿健康,真是操不完的心。
上周带6岁的女儿去儿童口腔科,候诊区有位奶奶叨:"乳牙反正要换,蛀了就蛀了吧"。这话让我想起三年前,我也抱着同样想法,结果儿子乳牙龋坏,终引发牙龈肿胀,孩子疼得整晚睡不着。
儿童牙医告诉我:乳牙要使用6-10年,蛀牙不处理会导致以下问题:
现在遇到乳牙蛀的情况,医生会根据程度选择补牙、根管治疗或间隙保持器,千万别抱着"等换牙"的想法。
很多家长以为要等孩子牙齿出问题了才看牙医。实际上美国儿科学会建议: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,或晚1周岁前就该做口腔检查。
我带小宝实践的就诊时间表:
儿童口腔科的医生会用游戏的方式检查,比如"数数牙齿小士兵",孩子完全不抗拒。
邻居家5岁孩子去年做了8颗窝沟封闭,花了近两千块。这钱该花吗?请教了三位儿童牙医,得到的共识是:
不过要注意,窝沟封闭≠终身防蛀,每天认真刷牙仍是关键。
经历过两个孩子"刷牙战争",总结这些方法真的有效:
• 游戏法:用沙漏计时,和孩子比赛"抓细菌"
• 工具助攻:电动牙刷的震动感更易清除牙菌斑
• 绘本引导:《牙齿大街的新鲜事》这类绘本特管用
• 奖励机制:集满7天刷牙贴纸换小礼物
儿童口腔科护士还教我一招:让孩子给毛绒玩具"刷牙",能降低对刷牙的抵触。
表姐花了八万给孩子做隐形矫正,见面就劝我"越早干预越好"。但机构后发现:
年龄段 | 检查重点 | 干预方式 |
---|---|---|
7-8岁 | 颌骨发育、牙弓形态 | 矫治器(如有需要) |
12-14岁 | 恒牙列咬合关系 | 固定/隐形矫正 |
过早矫正可能延长治疗周期,建议每半年请儿童正畸专科医生评估,别盲目跟风早期干预。
后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经验:
1. 就诊准备:提前用牙医玩具做角色扮演,消除恐惧感
2. 时间选择:避开孩子犯困时段,建议上午9-11点
3. 诊所选择:认准有儿童口腔专科资质的医疗机构
4. 应急处理:乳牙外伤脱落,放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保存
记得次带孩子去儿童口腔科时,医生说过:"保护好乳牙,就是给恒牙好的礼物"。这句话我一直记着。孩子的牙齿问题没有小事,但也不必过度焦虑,找对方法,定期检查,我们都能成为守护孩子微笑的超级家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