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带女儿去做例行口腔检查,发现隔壁诊室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哭得撕心裂肺。妈妈在旁边手忙脚乱地安慰,医生也急得满头大汗。原来小朋友已经有三颗龋齿,其中一颗必须做根管治疗。这样的情况在儿童口腔科诊室里并不少见,很多家长都后悔没早点关注孩子的牙齿问题。
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坏了没关系,反正会换牙",这是个误区。儿童口腔科的告诉我,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和面部骨骼生长。糟糕的是,现在儿童龋齿率居高不下,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超过70%。
儿童牙齿和大不相同。他们的牙釉质更薄,牙本质更软,一旦发生龋齿,发展速度会特别快。而且小朋友的配合度低,治疗难度大,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专门的儿童口腔科医生。
除了定期的口腔检查,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,家长要特别注意:
1. 总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
2. 经常说牙疼或拒绝吃硬的食物
3. 牙齿表面出现白色斑块或褐色斑点
4. 新牙长出但乳牙迟迟不掉
5. 睡觉时经常磨牙
上周遇到一个7岁的小患者,因为乳牙滞留导致恒牙长歪,不得不进行早期矫正。妈说:"要是早点带来检查就好了,现在治疗费用翻倍不说,孩子还要多受罪。"
根据儿童口腔科医生的建议,我整理了5条实用护理建议:
1. 刷牙要讲究方法
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6岁前用豌豆大小。建议采用"圆弧刷牙法",家长要帮孩子刷到7岁。
2. 窝沟封闭很重要
6-8岁是做恒磨牙窝沟封闭的佳时机,能降低80%的龋齿风险。很多家长不知道,这是可以报销的项目。
3. 饮食控制是关键
限制甜食摄入频率比控制总量更重要。果汁、酸奶也要适量,好用吸管喝减少接触牙齿。
4. 定期检查不能少
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检查,很多早期问题肉眼看不出来,需要用设备检测。
5. 意外处理要得当
如果孩子磕掉牙齿,要把牙齿放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,30分钟内赶到医院还有机会再植。
很多家长头疼的就是孩子看牙时哭闹不配合。儿童口腔科医生分享了几个小技巧:
1. 提前通过绘本或动画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
2. 次就诊好只是简单检查,建立信任
3. 治疗时可以用"数数游戏"分散注意力
4. 完成后给予适当奖励
5. 家长要保持冷静,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
医生告诉我:"其实大多数孩子经过正确引导都能配合治疗,关键是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沟通方式。"
儿童口腔健康是影响一生的大事。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我深刻体会到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。与其等到孩子牙痛难忍才就医,不如从小培养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。
如果您的孩子还没做过口腔检查,建议尽早预约儿童口腔科医生。记住,保护牙齿要从颗乳牙开始,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的好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