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点冷热酸甜的食物牙齿就敏感?别以为这只是小问题,很可能牙周病已经悄悄找了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来和大家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口腔"隐形"——牙周病。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我们的牙齿不是孤零零长在嘴里,而是由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支撑着。当这些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发炎,就会出现红肿、出血,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
很多人把牙周病和蛀牙搞混。蛀牙是牙齿本身坏了,而牙周病是牙齿的"地基"出了问题。就像房子地基不稳,再好的装修也白搭。
1. 刷牙出血:这是早期的警告,但80%的人会选择"再观察观察"
2. 牙龈红肿:健康牙龈应该是粉红色,发红发胀就要当心
3. 持续性口臭:怎么漱口都去不掉的异味
4. 牙齿变长: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的错觉
5. 吃东西无力:像啃不动苹果这样的硬物
6. 牙齿松动:这时候问题已经比较了
很多人觉得"我每天刷牙怎么会得这个病",其实刷牙方法不对反而会伤牙龈。主要诱因包括:
1. 刷牙太用力:你以为用力刷更干净?其实是在磨损牙龈
2. 只用牙刷不用牙线:牙缝里的牙菌斑根本刷不到
3. 吸烟喝酒:这两个习惯会让牙龈供血变差
4. 内分泌变化:孕妇、更年期女性要特别注意
5. 长期精神紧张:压力大会降低免疫力
很多人觉得"大不了掉颗牙",其实危害远不止于此:
•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:口腔细菌可能进入
• 影响血糖控制:糖尿病患者病情会加重
• 孕妇早产风险提高:炎症因子可能刺激子宫
• 加速面部衰老:缺牙会导致面部塌陷
早期阶段:洗牙+正确刷牙就能控制
中期阶段:需要龈下刮治等治疗
晚期阶段:可能要做牙周手术或拔牙
记住:越早治疗越简单,花费越少。等牙齿松动了再来,可能就要花大价钱种牙了。
1. 学会画圈刷牙:用软毛牙刷轻轻打圈,别横着用力刷
2. 每天用一次牙线: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
3. 定期洗牙:建议每半年到一年一次
4. 戒烟限酒:这两个习惯特别伤牙龈
5. 多吃粗纤维食物:像芹菜这类食物能帮助清洁牙齿
误区1: 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
:牙缝本来就存在,洗牙只是清除了堵塞的牙结石
误区2: "牙龈出血是上火,喝凉茶就好"
:这可能是炎症信号,需要检查
误区3: "老了就该掉牙"
:只要护理得当,80岁也能有20颗健康牙齿
后提醒大家:如果发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口腔科检查。别等到吃饭都成问题才后悔莫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