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喝一口冰水突然牙齿刺痛,或者咬东西时某颗牙莫名酸软。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就是牙体牙髓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中常见的疾病之一,牙体牙髓病如果不及时处理,轻则影响生活质量,重则导致牙齿提前"退休"。
牙齿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"坚强",它的内部结构其实很精细。牙体指的是牙齿硬组织,包括牙釉质、牙本质和牙骨质;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软组织,含有血管、神经等。当细菌突破牙釉质防线,就会引发龋齿。如果任由龋齿发展,细菌就会入侵牙髓,导致牙髓炎甚根尖周炎。
牙齿问题从来不会突然恶化,它总是先给出各种提示:冷热敏感可能是牙本质暴露;咀嚼疼痛可能提示隐裂牙;自发疼痛往往是牙髓炎的特征;牙龈脓包则可能表明感染已扩散到根尖。记住一个原则:牙齿一旦开始疼痛,说明问题已经比较了。
针对不同阶段的病变,牙医有对应的解决方案:早期龋齿可以通过再矿化治疗或微创填充;中度龋齿需要去腐后树脂充填;当病变波及牙髓时,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。很多人听到根管治疗就害怕,其实现在有了显微根管技术和麻醉,治疗过程已经舒适很多。
预防牙体牙髓病其实并不复杂:每天少刷牙两次,学会使用牙线;减少碳酸饮料和甜食的摄入频率;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。特别提醒吸烟人群,烟草不仅会让牙齿变色,还会影响牙周健康,间接增加牙体疾病风险。
"根管治疗后牙齿是不是就死了?"其实牙齿仍然可以通过周围组织获得营养。"治疗一定要杀神经吗?"对于可逆性牙髓炎,现在有盖髓术等保存活髓的方法。"治疗后牙齿能用多久?"如果配合牙冠保护,大多数可以正常使用很多年。
不少人认为"牙疼不是病",或者"等不疼了就不用治了",这些都是危险的想法。牙髓炎急性期过后,疼痛可能暂时缓解,但感染仍在继续。有些患者拖到面部肿胀才就医,不仅治疗更复杂,花费也会增加。
小朋友的乳牙虽然会更换,但的龋齿可能影响恒牙发育。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,3岁后定期涂氟。发现乳牙龋坏不要抱着"反正要换牙"的想法,及时治疗才能为恒牙保留健康空间。
孕妇因激素变化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,孕中期是佳治疗期;糖尿病患者口腔感染风险高,需要更严格的口腔护理;老年人口腔感觉迟钝,要特别注意义齿清洁和根面防龋。
治疗牙体牙髓病需要设备和严格消毒,街边小店可能价格便宜,但消毒不可能导致交叉感染。建议选择有消毒供应室、使用橡皮障隔离术区的正规口腔机构。
牙齿问题就像小火苗,早期很容易扑灭,一旦发展成大火就需要更多精力去挽救。下次刷牙时多观察自己的牙齿,发现异常及时牙医。记住:今天的及时处理,就是在为明天的口腔健康储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