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次喊牙疼,或者乳牙迟迟不掉时,很多家长都会手足无措。儿童牙齿健康影响着孩子的咀嚼、发音甚面部发育,但市面上关于儿童牙科的信息五花八门,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家长真正该注意的那些事。
不少家长觉得"反正要换牙,坏了也不用管",这可是大错特错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要服役十几年。蛀牙不治疗会导致疼痛影响进食,还可能感染恒牙胚。我们接诊过7岁孩子因为乳牙根尖炎,导致恒牙长出来就带着黄斑,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。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长出颗乳牙后6个月内就要检查,晚不要超过1岁。别以为孩子牙齿少就不用看,早期能发现哺乳习惯导致的"奶瓶龋",医生还会手把手教家长如何给婴幼儿清洁口腔。
这个钱真值得花。孩子6岁萌出的"六龄齿"是陪伴一生的恒牙,但咬合面凹凸不平特别容易蛀。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戴隐形盔甲,整个过程,我们观察做过封闭的孩子,5年后蛀牙发生率能降低80%。
地包天要在3-5岁干预,牙列不齐7-9岁开始评估。但很多家长不知道,长期口呼吸、吐舌这些坏习惯,比牙齿排列问题更影响面容发育。建议在孩子换牙期每半年拍张侧面照,能直观看到颌骨发育趋势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。每3-6个月涂氟一次,花费几十元能大大降低蛀牙概率。如果已经出现牙洞,哪怕米粒大小也要及时补,儿童龋齿发展速度是的3倍,拖两月可能就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4岁以下不建议使用。很多孩子把电动牙刷当玩具,反而损伤牙龈。学龄儿童可以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声波牙刷,但关键不在于工具,而是家长要帮孩子刷牙到7岁,使用牙线到10岁。
选择有儿童诊室的机构很重要,墙上卡通贴纸、牙椅上的玩偶都能缓解紧张。提前两周通过绘本讲解看牙过程,就诊当天带上孩子熟悉的安抚物。千万别用"再不听话带你去拔牙"这种话恐吓孩子。
牙齿撞松动、牙龈鼓包、恒牙长出乳牙未掉、牙齿出现白垩色斑块,这些情况别犹豫。特别是运动导致牙齿完全脱落,把牙放进牛奶或生理盐水里,30分钟内赶到医院还有再植可能。
后提醒家长,不要等孩子喊疼才关注牙齿。每3个月检查一次,发现问题早处理,孩子少受罪,花费也更少。下次带孩子看牙时,不妨问问医生这三个问题:现在牙齿年龄是否符合实际年龄?有哪些需要特别防护的牙齿?日常清洁方式需要改进吗?掌握这些,您就是孩子的私人牙科顾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