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口气越来越重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预警信号。作为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牙周病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90%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(牙龈、牙槽骨等)的慢性炎症。就像房子的地基受损会导致房屋倾斜,当细菌形成的牙菌斑长期堆积,就会引发牙龈炎,进而发展为牙槽骨的牙周炎。如果不及时干预,终可能导致牙齿脱落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的发展往往悄无声息。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刷牙出血、牙龈发红,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、牙齿移位甚松动。有研究表明,牙周病还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存在关联。
1. 口腔清洁不到位者:刷牙时间不足、不使用牙线都会让牙菌斑有机可乘
2. 烟民:烟草会削弱牙龈抵抗力,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-5倍
3. 孕妇:激素变化容易引发"妊娠性牙龈炎"
4. 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牙周组织
5. 牙列不齐者:牙齿拥挤处更容易藏污纳垢
6. 40岁以上人群:随着年龄增长,牙周组织修复能力下降
日常预防: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),每天少刷牙两次,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。含氟牙膏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,添加抗菌成分的牙膏可辅助控制菌斑。
干预: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洗牙(超声波洁治),清除顽固的牙结石。对于已出现牙周袋的患者,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等深度清洁。新研究发现,定期维护可使牙周炎进展速度降低50%。
及时治疗:当发现牙龈出血持续1周以上、牙齿出现松动移位时,应尽快就诊。现代牙周治疗已发展出激光治疗、引导组织再生等微创技术,早期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。
洗牙会使牙缝变大? 这是常见的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去除了原本填满牙缝的牙结石,暴露出真实的牙齿状况。
治疗会很痛吗? 现在的麻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常规洁治基本无感,深度治疗也可在状态下完成。
需要终身治疗吗? 就像高血压等慢性病,牙周病需要定期维护,但通过规范治疗和良好护理,大多数患者都能长期保持口腔健康。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:每天认真刷牙3分钟,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每年洗牙1-2次。记住,牙龈出血不是"上火",而是疾病的信号灯。越早干预,治疗越简单,也越好。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血迹,别犹豫,赶紧预约牙医做个检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