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刷牙时突然发现牙齿上有个小黑点?吃甜食时总感觉某个位置隐隐作痛?这可能是龋齿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科常见的治疗项目之一,龋齿填充其实没有想象中可怕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这件事给你说清楚。
蛀牙可不是"牙齿里长虫子",而是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酸,慢慢腐蚀牙齿形成的。初期可能只是牙釉质表面出现白垩色斑点,这时及时干预还能通过再矿化修复。但如果发展到牙本质层,遇到冷热刺激就会有明显酸痛感。时病菌侵入牙髓,那种剧痛体验过的人都知道——连止痛药都压不住。
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银汞合金强度高但美观度差,复合树脂颜色接近真牙但耐久性稍弱,玻璃水门汀则对牙髓更友好。具体选哪种要看蛀牙位置——后牙推荐强度高的材料,前牙更注重美观。价格从200-800元不等,但千万别图便宜,劣质材料可能导致继发龋或脱落。
很多人迟迟不敢看牙医,是怕那"滋滋响的钻头"。现在正规机构都会先做表面麻醉,磨牙时顶多有点酸胀感。医生会先用探针确定龋坏范围,去除组织后消毒窝洞,后分层填充材料并抛光。整个过程前牙约20分钟,后牙复杂些需要40分钟左右。术后2小时内别吃东西,当天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。
刚补好的牙齿可能有轻微异物感,一般3-5天就能适应。如果持续敏感或疼痛,要及时复查。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填充体边缘是否密合,牙线使用时要注意手法——垂直上下清洁而不是前后拉扯。特别提醒爱吃粘性食物的人,牛轧糖、年糕这类食品容易造成填充体脱落。
有人说"小洞不用补",等疼了再说——等疼的时候可能就得做根管治疗了;还有人认为"补牙材料会致癌",其实正规医用材料都经过严格检测;更别信"补牙后不能做核磁",现在主流材料都不含金属。重要的一点:孕期出现龋齿更要及时处理,拖延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
每天刷牙2次是基础,但很多人不知道牙刷要倾斜45度清洁牙龈沟;牙线比漱口水更重要,它能清除80%的邻面菌斑;控制零食频率比戒糖更实际——牙齿每天接触甜食的次数比总量影响更大。儿童建议做窝沟封闭,成年人每年可以安排一次洁牙+涂氟。
看到这里,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疑似龋齿症状,别上网查来查去自己吓自己。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越早处理越省时省钱。记住:今天的黑点不管它,明天可能就要付出十倍代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