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迹,咬苹果时留下红印子,很多人觉得这是"上火"的表现。但事实上,这很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个警告信号。作为困扰我国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病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。
阶段牙龈炎就像个"隐形小偷",只会让牙龈轻微红肿出血,此时清洁还能完全。但若放任不管,细菌就会突破牙龈防线,形成肉眼可见的牙周袋。到这个阶段,你会发现自己口臭加重,牙龈开始萎缩。
危险的第三阶段,牙槽骨已被悄悄吞噬。曾经牢固的牙齿开始松动移位,就像失去地基的楼房。此时不仅可能面临拔牙风险,研究还发现,重度牙周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比常人高出2-3倍。
1. 吸烟人群:尼古丁会让牙龈血管收缩,掩盖出血症状
2. 孕妇:激素变化使牙龈更易发炎
3. 糖尿病患者:血糖不稳会加速牙槽骨流失
4. 正畸患者:矫治器增加清洁难度
5. 长期服药者:部分药物会导致口干
6. 40岁以上人群:骨量自然下降
7. 有家族史者:遗传因素占30%影响
1. 超声波洁牙:每年1-2次深层清洁,就像给牙齿做"大扫除"
2. 牙周刮治:针对中重度患者,清除牙根表面菌斑
3. 激光治疗:辅助杀灭深层细菌,促进组织修复
需要提醒的是,网络传的"盐水漱口治牙周病""牙龈法"只能暂时缓解症状。就像身体发烧需要找病因一样,牙周病必须由医师进行系疗。
• 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避免横向拉锯式刷牙
• 牙线使用要呈"C"形包绕牙齿侧面
• 冲牙器不能替代刷牙,建议晚间使用
• 含氟牙膏与抑菌牙膏交替使用
• 每3个月更换牙刷,感冒后必须更换
其实预防牙周病并不复杂,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养成口腔护理习惯。下次当牙龈再次发出出血信号时,希望你能及时读懂这个预警,别让小小的牙龈问题,演变成无法挽回的牙齿缺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