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常见问题解答 - 儿童牙医教家长这样做
近总能看到家长牵着孩子在我们儿童口腔科门口来回踱步,有的小朋友含着眼泪拽着妈妈衣角。其实啊,很多焦虑都来源于不了解。今天我就用10年儿童牙医临床经验,那些家长该知道的护牙常识。
一、千万别等牙疼才来看医生
张妈妈上个月发现5岁女儿有颗大牙发黑,想着"乳牙反正要换"就没管。结果上周孩子半夜疼得直哭,来检查才发现已经龋坏。其实从颗乳牙萌出就该定期检查,我们建议:
- 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
- 3岁前完成次涂氟
- 发现牙面有白斑就要警惕
二、刷牙这件事比想象中重要
李爸爸总说:"我们小时候不刷牙也没见谁牙不好"。但现在的饮食结构完全不同了,含糖食物多了几十倍。正确刷牙要记住:
2岁前:家长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
3-6岁:家长帮孩子刷,用豌豆大小含氟牙膏
6岁后:孩子自己刷够2分钟
三、这些习惯正在毁掉孩子的牙
奶奶喜欢让孙子含着奶瓶睡觉,结果前牙全蛀了。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坏习惯要当心:
不良习惯 | 可能后果 |
---|---|
长期使用奶瓶 | 奶瓶龋、地包天 |
爱吃粘性零食 | 龋齿风险增加5倍 |
咬笔头/指甲 | 牙齿磨损、畸形 |
四、关于换牙期的5个
很多家长对换牙存在误解,这里说几个重点:
- 乳牙早失要戴间隙保持器
- 新牙长得歪不一定要立即矫正
- "双层牙"要及时拔除乳牙
- 门牙缝隙大可能是正常现象
- 12岁前完成窝沟封闭有效
五、看牙医可以不用哭吗?
我们儿童口腔科医生都有特殊办法:
• 治疗室放着卡通动画片
• 用"牙齿小火车"代替钻头说法
• 治疗完能选小玩具奖励
• 家长要在场但不能过度干预
其实八成孩子第三次来就不哭了,恐惧多来自家长的紧张情绪。
后给家长的忠告
记得上周有个7岁孩子来做常规检查,我们发现他后牙有个隐蔽的龋洞,及时处理避免了根管治疗。孩子的牙齿问题越早发现越好处理,定期检查花的半小时,可能省去日后数月的治疗时间。下次孩子刷牙时,不妨多观察几秒,那可能是帮他省下未来看牙费用的重要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