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明妈妈近很烦恼,7岁的儿子经常喊牙疼,刷牙时还会出血。她带孩子去检查才发现,小小年纪已经有了4颗蛀牙。"平时很注意不给他吃糖啊,怎么还是蛀牙了?"这可能是很多家长的困惑。今天就让我们儿童牙齿那些事,帮助家长们避开误区。
儿童的乳牙比恒牙更脆弱,牙釉质较薄,更容易被细菌侵蚀。加上孩子刷牙往往不够,爱吃甜食零食,导致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阶段就出现蛀牙。数据显示,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%,这个数字实在令人担忧。
有些家长觉得"反正要换牙,不用太在意",这是个的误区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,过早缺失会导致牙齿排列不齐,甚影响颌面发育。我见过一个9岁的小患者,因为乳牙早失,恒牙长得歪七扭八,后来不得不花大价钱做矫正。
很多牙齿问题早期症状不明显,等孩子喊疼时往往已经比较了。家长们要留意这些信号:刷牙时牙龈出血、牙齿表面出现白斑或黑点、抗拒吃冷热食物、经常用手摸脸颊等。特别要注意后牙,这些"隐蔽角落"容易藏污纳垢。
建议每3-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,医生可以用工具发现早期龋齿。现在很多牙科诊所都有儿童专区,环境温馨,医生也懂得如何与小朋友沟通,检查过程其实没那么可怕。
1. 蛀牙:早期发现可以通过涂氟、窝沟封闭预防发展。已经形成龋洞就需要补牙,现在有技术,整个过程就像"给牙齿搭积木"。
2. 乳牙滞留:该掉不掉会影响恒牙萌出,需要拔除。我们遇到过双排牙的小患者,及时处理很关键。
3. 牙齿外伤:摔倒磕碰很常见。如果整颗牙脱落,要立即放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,1小时内就诊有望再植成功。
需要注意的是,治疗方式要根据孩子年龄、配合程度等个性化制定。的儿科牙医会采用"行为引导法",让孩子在轻松环境中完成治疗。
预防永远胜于治疗。建议家长这样做:
- 出牙期就开始清洁,先用纱布擦洗,2岁后使用儿童牙刷
- 选择含氟牙膏(3岁以下米粒大小,3-6岁豌豆大小)
- 每天刷牙2次,家长要帮刷到7-8岁
- 控制零食频率,吃完及时漱口
- 定期涂氟和窝沟封闭
有个小诀窍: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牙刷杯,配合定时沙漏,能大大提高刷牙积极性。我们诊所小患者萌萌就是这样爱上刷牙的。
很多孩子害怕看牙,家长可以提前做这些准备:
- 通过绘本、动画片提前了解看牙过程
- 避免说"别怕""不疼"等暗示性语言
- 治疗当天保持平常心,家长焦虑会传染给孩子
- 准备小奖励,但不要说"看完牙给你买玩具"这样的话
其实现在儿童牙科设备很,有麻醉仪、卡通吸唾管等,治疗过程可以很轻松。上周有个5岁小朋友做完治疗,还问妈妈"明天还能来玩吗"。
儿童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共同维护。记住:预防胜于治疗,早期干预事半功倍。如果您对孩子牙齿有任何疑问,建议尽早儿童牙医,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。毕竟,孩子的笑容是珍贵的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