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邻居家5岁的妞妞总说牙疼,她妈妈翻开孩子嘴巴一看,发现后槽牙竟然有个黑洞!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龋齿,已经伤到牙神经了。其实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情况,儿童牙齿健康问题真的不能大意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那些事儿,帮您避开看牙路上的坑。
很多家长觉得乳牙反正要换,坏了也不用管——这是个误区!孩子的乳牙矿化程度低,牙釉质只有的一半厚,吃块巧克力可能半小时就会形成酸性环境。再加上小朋友刷牙经常马马虎虎,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就成了细菌的"自助餐厅"。
容易被忽视的是奶瓶龋。有些孩子含着奶瓶睡觉,奶水中的乳糖整夜浸泡牙齿,门牙很容易出现环状腐烂。等到孩子喊疼时,往往已经需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看牙医:
• 牙齿上有白垩色斑点(脱矿早期信号)
• 吃冷热食物时突然缩脖子
• 经常用一侧咀嚼食物
• 牙龈红肿或出血
• 新牙长出旧牙还没掉
1. 涂氟防龋
就像给牙齿穿防护服,氟化物能强化牙釉质。建议3岁以上孩子每半年做一次,特别是爱吃糖的小朋友。整个过程不疼不痒,孩子张开嘴3分钟就搞定。
2. 窝沟封闭
大牙表面的沟缝容易藏污纳垢,医生会用流动树脂把这些"小沟渠"填平。佳时机是6-8岁恒磨牙萌出时,保护能维持好几年。
3. 预成冠修复
当乳牙缺损较大时,这种现成的金属小套子比补牙更耐用。别看它银闪闪的,其实是拯救蛀牙的"小英雄",等换牙时会跟着乳牙一起脱落。
• 提前用绘本或动画片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
• 避免说"别怕""不疼"这种暗示性语言
• 可以带上孩子熟悉的玩偶当"小患者"示范
• 选择专门的儿童牙科,那里通常有卡通装饰和奖励贴纸
• 治疗时间好约在孩子平时精神状态好的时段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!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方法:
1. 学会"圆弧刷牙法":让孩子像画圈圈一样刷每颗牙
2.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:建议5岁开始学习使用牙线棒
3. 控制吃糖频率:与其禁止吃糖,不如规定每周固定时间吃
4. 定期牙齿检查:就像打疫苗一样,每3-6个月检查一次
很多家长问"地包天"要不要等换完牙再矫正?其实4-5岁就可以干预了。早期矫正就像给小树苗扶正,用简单的矫治器就能避免以后大动干戈。但像牙齿拥挤这类问题,通常要等12岁左右恒牙长齐再做判断。
记得上周有个7岁小朋友来做检查,我们发现他有用嘴呼吸的习惯。经过耳鼻喉科联合检查,发现是腺样体肥大导致的。及时治疗后,不仅改善了睡眠质量,连牙齿排列都变好了。所以牙齿问题有时候是身体的"器"呢!
孩子的笑容是珍贵的礼物,保护好他们的牙齿,就是在为未来投资。如果您发现孩子牙齿有异常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毕竟在牙齿健康这件事上,预防花1块钱,治疗可能要花100块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