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拔牙”两个字一出来,很多人就开始手心冒汗——电钻声、榔头敲击、满嘴味的画面瞬间浮现。但你知道吗?现在的微创拔牙技术早已传统,不少人在术后惊讶地说:“居然比补牙还轻松!”今天,我们就来微创拔牙那些事,帮你打消恐惧,了解如何让拔牙变得更轻松。
传统拔牙就像“硬拆房子”,需要用力摇晃牙齿甚凿骨;而微创拔牙更像是“拆除”,用精细器械轻柔分离牙齿与牙周组织,避免对牙龈和邻牙的损伤。医生会先用高精度CT扫描定位牙根走向,再用超声骨刀或微创拔牙挺一点点松解牙齿,后轻轻取出。全程几乎不用锤子敲击,创口小到只有几毫米,出血量也大幅减少。
35岁的李女士曾因智齿发炎不敢就医,拖到脸肿才来门诊。医生用微创技术20分钟解决问题,她回忆道:“除了打麻药时有点酸胀,后面只感觉医生在轻轻碰我的牙,完全没想象中的恐怖声响。”
• 智齿“困难户”:横着长、贴着神经的阻生智齿,微创能降低伤及神经的风险;
• 牙根弯曲者:像鱼钩一样的复杂牙根,传统方法容易,微创可完整取出;
• 高血压/糖尿病患者:小创口减少应激反应,更适合身体敏感人群;
• 怕痛党:配合表面麻醉凝胶+计算机控量麻药注射,疼痛感降低70%以上。
但要注意!如果牙齿已经龋坏成碎片,或伴有急性脓肿,可能需要先再评估是否适用微创方案。
1. 麻醉有讲究
好医生会先用棉签蘸表面麻醉凝胶涂抹牙龈,等2分钟黏膜麻木后再注射麻药,进针时几乎无感。现在还有“麻醉仪”能控制推药速度,避免胀痛感。
2. 器械决定舒适度
区别于普通牙科钳,微创工具更精细。比如“牙周膜分离器”像薄刀片,能切断牙齿与牙槽骨间的韧带,而不是生拉硬拽。有些高端机构还会用“镇静”辅助,帮助紧张的患者放松。
3. 术后护理定成败
微创虽创伤小,但24小时内仍要遵守“三不原则”:不吮吸伤口、不剧烈运动、不抽烟喝酒。医生建议:“术后用冰袋间歇冷敷,喝常温酸奶补充营养,疼痛明显时可以吃布洛芬,但别用吸管——负压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。”
Q:微创拔牙会贵很多吗?
A:相比传统方式贵300-800元,主要因设备耗材成本高。但考虑到减少复诊次数、降低干槽症风险,长远看反而更划算。
Q:拔牙后脸一定会肿吗?
A:微创技术下约60%的人只有轻微肿胀,通常3天消退。提前冰敷+避免低头干活能有效预防。
Q:老人能微创拔牙吗?
A:只要血压血糖控制稳定,70岁以下老年人都适用。但骨质疏松者需提前拍片评估牙槽骨条件。
后提醒:再好的技术也依赖医生经验!选择有500例以上微创的医生,可以要求查看术前CT分析报告。如果听到医生说“可能要敲几下”,建议换个更的机构。记住,拔牙不是吃苦受罪,现代技术完让它成为一次舒适的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