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朋友捂着半边脸问我:"后槽牙有个黑洞,吃东西总塞牙,是不是得做龋齿填充了?"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扰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看似小却让人头疼的问题——龋齿填充,到底什么时候该做?整个过程痛不痛?补完能管多久?
早上刷牙时突然酸得一激灵,咬硬物时某个点特别敏感,对着镜子发现牙齿表面有黑线...这些都是牙齿在向你求救。很多人觉得"不疼就不用管",结果等到半夜牙痛睡不着才后悔。其实当牙齿出现肉眼可见的黑斑、凹陷,或者对冷热酸甜产生短暂刺痛时,龋坏往往已经发展到牙本质层了,这时候及时做填充,既能阻止细菌继续侵蚀,又能保住更多健康牙体。
躺在牙科椅上紧张得冒汗?完全没必要!现在的龋齿填充早就不是"电钻嗡嗡响"的时代了。正规流程是这样的:先会用小镜子检查,必要的话拍个局部片;然后根据龋坏程度选择局部麻醉(浅龋可能不需要);清除腐质时会喷冷却水,就像用迷你淋浴头冲洗;后用树脂材料分层填充,每层都用特殊蓝光固化。全程明显的感受可能是张嘴时间稍长,真正操作时间往往不到20分钟。
现在主流的纳米树脂是推荐的选择,颜色能和真牙以假乱真,强度也足够日常使用。如果是后牙咬合面,医生可能会建议更耐磨的玻璃材料。于老一辈常说的银汞合金,虽然便宜但影响美观且需要磨除更多健康牙体,现在正规机构基本淘汰了。具体选哪种要看龋洞位置、大小以及你的咬合习惯,就像买鞋要试穿一样,好听听医生的建议。
刚补完牙那两天,记住"三不要":不要用补牙侧啃苹果,不要吃年糕这类黏性食物,不要突然灌冰水。树脂完全固化需要时间,前24小时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这都是正常的。如果三天后还觉得咬合不舒服,可能是填充略高,随时可以回去调整。平时护理其实很简单:学会巴氏刷牙法,牙线要用起来(别怕出血),每年定期涂氟,这些习惯能让补牙持3-5年。
1.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:等疼了再治可能要根管治疗,花费翻好几倍
2. 孕期也可以补牙:孕中期是佳时机,局部麻醉不影响胎儿
3. 补牙材料会老化:平均5-8年需要检查更换,不是一劳永逸
后提醒大家,发现牙齿问题别上网自诊,更别信什么偏方。上周就遇到个患者,听信醋能溶牙垢,结果龋齿没治好还把牙釉质损伤了。及时找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早发现早处理,才是对自己牙齿负的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