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起来喝一口冰水,突然感觉牙齿一阵刺痛;晚上刷牙时,牙龈莫名其妙出血;偶尔咬硬物时牙齿酸软无力……这些症状你遇到过吗?它们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困扰许多人的牙齿问题,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如何预防和治疗。
如果把牙齿比作一栋房子,牙釉质就是外墙,牙本质是承重墙,而牙髓就是藏在里头的“心脏”。当细菌突破外墙和墙壁入侵到牙髓时,就会引发牙髓炎。这时候你会感觉到:冷热刺激痛、夜间自发痛、甚半边脸都跟着肿起来——这就是牙齿在向你求救。
常见的情况有三种: 1. 浅龋:只是牙釉质被,像墙上掉了块漆,这时候补牙就能解决 2. 中龋:已经腐蚀到牙本质,遇到冷热酸甜会有明显不适 3. 深龋:细菌逼近牙髓,可能引发剧烈疼痛
隔壁阿姨常说:“我每天刷牙三次,怎么还会牙疼?”其实除了清洁不到位,这些习惯才是真凶:
• 把牙齿当开瓶器(真有人这么干!) • 长期横向用力刷牙(牙龈都被刷凹陷了) • 夜磨牙不自知(早上起来腮帮子酸不是没原因的) • 把碳酸饮料当水喝(牙齿表面都被酸蚀出坑了)
更让人意外的是,长期压力大、睡眠不足也会降低牙齿抵抗力。去年有位程序员客户,就是因为项目上线连续熬夜,原本的小蛀牙突然发展成急性牙髓炎。
很多人一听说要“杀神经”就吓得腿软。其实现在牙科技术早就升级了:
1. 显微根管治疗:就像给牙齿做微创手术,用显微镜找到所有根管,处理更 2. 激光辅助治疗:减少出血和不适感,特别适合怕疼的朋友 3. 生物陶瓷充填:补牙材料可以和牙齿结合,再也不怕掉补料
关键的是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。去年遇到一位患者,刚开始只是偶尔敏感,拖了半年后不得不做根管治疗,多花了三倍的钱不说,还得多跑三四趟。
1. 吃完酸性食物别马上刷牙(等30分钟让牙齿表面再矿化) 2. 牙线比冲牙器更能清除牙缝残渣(但要注意使用方法) 3. 含氟牙膏要选1500ppm浓度(看成分表别被忽悠) 4. 舌头也要清洁(细菌会在舌苔上开派对) 5. 每6个月洗一次牙(就像给牙齿做体检)
记住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。上周复诊的李先生就说:“早知现在种牙这么贵,当初就该听医生的话及时补牙。”
Q: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是不是废了? A:做完冠修复的牙齿正常使用10年以上很常见,关键是要做好保护。
Q:治疗要跑几次? A:简单病例1-2次就能完成,复杂情况可能需要3-4次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。
Q:为什么治疗后牙齿还是不舒服? A:术后2-3天轻微不适是正常的,如果持续疼痛要及时复诊。
牙齿问题从来不是小事。下次当你对着镜子检查牙齿时,如果发现小黑点或者牙龈红肿,别犹豫,赶紧约个牙医看看。毕竟,预防花100块能解决的问题,拖到后期可能要花10000块。